国酒茅台的梦想
2013/6/25 16:31:00
来源: 未知

过去的2011年,对于贵州茅台(600519,股吧)而言,意味深长。这一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十载;这一年,标志着茅台(600519,股吧)酒告别作坊,走向工业时代的国营化刚满一甲子;这一年,贵州茅台发展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茅台股票也正在庆祝它在中国股市上叱咤风云的十岁生日。

这是一个转型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成长记忆。今天的茅台人背负着前人世代传续的光荣与执着,更承担着开辟未来的职责和重任。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该如何书写?贵州茅台的下一个传奇在哪里?


茅台:东方酒神的传奇 

一个品牌,与共和国共沧桑,见证了那么多国家和国际顶级政治、经济与文化盛事,它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尊重、追捧。

茅台是一个传奇。

天造地设,灵气所钟。东经 106。22"、北纬27。51"赤水河东岸一块天赐宝地,独一无二的微生物环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神妙工艺,成就不可复制的稀世佳酿。

自1915年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苏格兰威士忌、科涅克白兰地并列世界三大蒸馏酒以来,茅台酒屡次获得殊荣,蝉联五届中国名酒评比之冠,先后14次捧回国际大奖。

享有“国酒”之尊的茅台,见证了现代中国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透射出国家内政外交的风云变幻和全国人民的喜怒哀乐,展示了几代领导人用茅台酒欢庆胜利、与民同乐的神采风韵。在民间,茅台更成为逐渐富裕的中国人表达尊重和友情最珍贵的酒品。


一个品牌,与共和国共沧桑,见证了那么多国家和国际的顶级政治、经济与文化盛事,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成长记忆,它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尊重、追捧。

某种意义上说,茅台酒已成为中国白酒的代名词。作为中国白酒的优质品牌,作为唯一大规模进入外国主流社会的中国商品和盛大宴会的珍贵饮品,贵州茅台在对外交往中,写下了难以计数的佳话。


2005年,茅台上榜中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2006年,“茅台酒酿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财富》杂志推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茅台集团公司位列全明星榜,为白酒行业唯一上榜企业。2008年,《福布斯》杂志评选出全球上市公司 2000强排行榜,茅台位列1253位,进入2000强行列。2010年,入选由世界品牌组织、美国世界著名企业联盟等组织联合在东京推选的2009年度“中国市场最受欢迎世界著名品牌150强”。2010年,财富中文网发布“2010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茅台再上明星榜,名列第11位。


在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评选中,茅台更是连年入选。两个多月前,贵州茅台又再度荣获“全国质量奖”。

茅台的成长壮大是一个传奇。


1951年11月8日,以原有几家简陋的私人酿酒作坊为基业,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宣告成立,标志茅台这个悠久的民族品牌奏响了奋进和崛起的号角,开启了壮丽的征程。沧桑巨变一甲子,国酒辉煌六十春。坚守在赤水河畔,筚路蓝缕,一路走来,从中国悠远的酿造历史中走向现代工业文明,成长为今天东方最具美誉、名满天下的白酒。


在新世纪跨入第二个十年之际,茅台再一次站在了时代的聚光灯下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一系列加快发展黔酒产业的重要决策,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优质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为“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为“中国国酒文化之都”等“一看三打造”战略规划。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赴仁怀,主持召开了推动茅台集团加快发展的专题会和全省白酒产业发展推进会,专题研究大茅台集团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茅台集团、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个以全球视野定位茅台未来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可谓中国工业迈向世界的宏大交响乐中,一个高亢激越的音符。

从1951年到今天,茅台人凭借一种特殊的企业精神,使得贵州茅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艰难岁月,完成了面向市场的深刻转型,勇敢地接受了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全球经济衰退等带来的巨大挑战,锲而不舍,步步为营,成长为今天中国最热销的白酒品牌,产值、销售收入双超百亿的知名企业。


如今,历史老人再次为茅台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茅台。把茅台镇打造成为“中国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为“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其意味着产量、质量、管理、科技、营销、多元化格局等方面都要有大幅度的提升,要有质的飞跃,这是历史赋予茅台人责无旁贷的崇高使命,艰巨且光荣。


茅台:不断前行的远行者 未来20年,我们将努力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把茅台打造成世界级的大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引领贵州白酒走向全国,引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是世上一切变化最好的见证。


解放初期的茅台,不过是赤水河畔有着几间私人烧房、散居零零星星一点人口、偏远残破的蕞尔小镇,而今,茅台已成为贵州经济版图上首屈一指、欣欣向荣的重镇。以茅台酒为旗舰的数百家酿酒企业,成为全县、全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建厂初期,茅台酒年产量仅为0.34吨。2011年,茅台酒产量突破三万吨大关。茅台酒年产量从一万吨到两万吨,用了5年;从两万吨到三万吨,只用了3年。这种呈几何级的跳跃增长,拜时代所赐,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


茅台酒的全球视野,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即现端倪。国营之初,尽管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但出于为国家发展换取外汇的朴素心态,茅台即开始走向境外:1954年,茅台酒赴印尼及香港展出。1955年,茅台酒在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注册销售。1986年,茅台集团成为贵州省首家创汇50万美元企业,获得省政府表彰。   2009年,茅台集团与全球最大干邑世家法国卡慕酒业集团在北京签订为期 5年的海外营销战略协议。卡慕集团承诺,将茅台酒分销到全球25个销量最高的免税一半以上数量店面,以打造国际免税市场中国白酒第一品牌高端形象。此次签约是双方第二阶段的合作,2004年双方曾签订5年的合作业务。


可以说,茅台过去60年间,由全球视野发展至海外战略,是随着发展底气不断增添的适时调整和形势发展需要所推动。

1998年至今,伴随中国经济神奇般的增长,茅台集团也进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时期,持续实现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及上缴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这期间,集团公司白酒产量33.6万吨,其中茅台酒产量16.7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含税)750亿元,实现利税523亿元;实现利润340亿元,上缴税金280亿元;公司总资产从19.21亿元增加到331.56亿元。


“十一五”以来,茅台集团人均利润率、人均利税率等主要经济指标高居行业榜首,创造了行业18%的利税、11%的税金,贵州酿酒行业 95%的税收。“贵州茅台”股票一直表现强劲,是绩优股、领涨股、第一高价股,总市值在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茅台这个昔日的作坊式传统酿酒企业,现已成为国内酒行业唯一集酱香白酒、浓香白酒、啤酒、葡萄酒、保健酒为一体的大型酒业集团。


茅台这些年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为打造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营运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为我们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重大机遇。贵州正在实施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工业强省战略,核心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蓄势后发,这既是贵州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需要,也契合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大势。

茅台作为全国白酒行业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于一身的高端健康饮品,作为焕发勃勃生机的古老民族品牌,作为世界地位愈益凸显的中国的白酒,具有在国家振兴和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中抢占先机的有利条件。如果我们囿于既有的天地,固步自封,不乘势而上,向新的宏伟目标攀登,就有可能错失时代所提供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胸怀雄心壮志,确立更高的目标追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正其时也。


经过一番认真擘划,宏图已勾勒成形:“十二五期间”,茅台集团将推进“一品为主,系列开发,确保做好酒的文章;做精主业,上下延伸,理性拓展酒外天地”的战略,做优茅台酒,做大系列酒,做足上下游产业,做强股份公司,做大集团公司,全面超越竞争对手,巩固行业标杆地位。“十二五”末,茅台酒基酒产量达到6万吨,其他系列酒产量达到10吨,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贵州茅台酒市值超过3500亿元。


未来10年,我们要大力实施“发展壮企、改革促企、管理固企、质量立企、环境护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文化扬企、安全稳企、和谐旺企”战略,使茅台的品牌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效益影响力、人才影响力、营销影响力在国内一流,世界领先。


未来20年,我们将努力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收购、兼并5—10个名优白酒品牌,把茅台打造成世界级的大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引领贵州白酒走向全国,引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构筑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新优势,树立中国白酒在世界的新地位。


茅台:科学引领攻坚克难新征程

奋力打造世界蒸馏优质品牌,是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壮举,更是前所未有的一场攻坚战。

分析世界众多知名酒类品牌的崛起,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延伸案例,更带有文化传播的特征。酒,在世界无数的商品种类中,也许是最具有感情色彩的门类。在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谋大势者,往往脱离浅层次的竞争束缚,登高望远,厚积薄发。


因此,打造“世界蒸馏酒优质品牌”,对于茅台而言,绝非简单的产量叠加,也非简单的网络延展。要成就这样的目标,贵州茅台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应该有更鲜明的个性特色,有跨文化的亲和力,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力,有更广泛的接受度,有更强健的生命力,有代表世界一流水准的企业治理水平和模式,有代表行业发展前沿的科研标准和能力,有更体现企业道德价值的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这是全球化标准下,一个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品牌应该具备的特性。

12年前,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预言,文化酒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事实上,茅台走向世界前沿的历程,将成为中国厚重深远的传统酿酒文化在全球影响力提升的鲜活例证。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际知名酒业为目标,全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寻找走向世界的变革之道。 


加快发展推动跨越。未来10年,国酒茅台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按照每年新增3000吨以上茅台酒生产能力的速度扩大产能;按照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的要求,高水平规划建设茅台工业园;对葡萄酒、啤酒和保健酒板块进行战略重组,确保形成各自领域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加强资源整合,走低成本扩张之路;深入践行“八个营销”,完善营销体系和网络,加大直销力度,加大市场管控能力。


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机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伟大企业,一定是高效、有力的组织系统。我们要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推动转型的根本动力,以改革求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求跨越。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和融资能力,提升资本营运水平。加强同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与国际竞争。


强化管理追求卓越绩效。随着规模的扩张,公司在管理的广度、深度、难度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强化细化管理,大力实施六西格玛管理、7S和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茅台的治理,要确保管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更要与国内外优秀企业比肩。


质量至上提升品牌形象。多年来,国酒茅台恪守“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的原则,始终遵循质量“四服从”原则,茅台酒出厂酒合格率长期保持百分之百。2003年、2011年,公司两度荣获“全国质量奖”。永恒不易的高品质,成为茅台酒畅行国内市场和海外 150多个国家、地区的绿色通行证,使茅台品牌金牌不倒,屹立潮头。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质量管理,要以极大的努力去追求品牌形象的保持与提升。


保护环境共促生态文明。保护茅台镇、守护赤水河就是守护茅台酒的绿色生命线。多年来,国酒茅台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厂区环境治理,逐步实现了污染物的达标排放,还投入巨资推进茅台镇环境整治工程,建设茅台循环经济工业园等等。我们要持之以恒实施“环境护企”战略,推进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坚持在建设中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011年7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我们要与有关方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川、滇、黔三省赤水河生态保护对话机制,确保茅台酒核心酿造区域及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将围绕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掌握传统酿造核心技术与采用现代适用技术相结合,以自我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依托,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加快实施国酒茅台重点科研项目,推动茅台酒科学技术突破,破解促进国酒产业的关键科技课题,围绕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进行深入研究,使茅台科技研发能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形成一批助推白酒产业发展的科研成果,全面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人才强企激发内在活力。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切实加强制酒、制曲、勾兑、品酒、营销、科研、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骨干人才的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在国内外引进、招聘高水平人才乃至学科带头人,为打造“千亿茅台”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好茅台学院;与贵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中国白酒学院等等,一系列举措将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健全人才成长机制,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环境,开创人才强企新局面。


文化引领彰显国酒之魂。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品牌的形成和塑造,就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展现,企业品牌集中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我们要大力加强国酒文化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根,以中国精神为魂,以国酒文化为魄,深入挖掘茅台文化,统一规划茅台集团企业形象的总体塑造和宣传,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新,发掘、升华具有浓厚底蕴的国酒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茅台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提升国酒文化影响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范围内传扬国酒文化;通过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体员工的文明素质,以利占据酒文化制高点,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总之,在这风起云涌、千帆竞发的峥嵘岁月,在这历史的重要节点,我们将挟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带着国酒茅台积淀的丰厚精神财富,勇于担当,继往开来,瞄准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目标,为创造属于未来、属于中国国酒的历史荣耀而不懈奋斗。


茅台业绩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创造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将是经济史上值得关注的重要一段。


在外向型发展模式推动下崛起的亚洲企业,今天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源自北美的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欧债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却在继续发酵。亚洲企业未来的动力何在?亚洲企业在下一个转型周期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回顾亚洲,特别是东亚企业在过去半个世纪崛起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开放、勤奋、严谨、尊重竞争规则、勇于应变的传统,改变增长与发展的模式,坚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向,未来的亚洲企业仍能以不同形态、在不同层次焕发活力。


从战后崛起的日本,到昔日的亚洲四小龙,再到今天中国这样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巨变,亚洲企业在过去数十年全球化进程中,分享了一块大蛋糕。亚洲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全球经济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而且为世界贡献了既有亚洲古老文化特征,又有现代市场活力的治理机构。


这一受益的链条,在广袤的亚洲土地上仍在不断延伸。以贵州茅台为例,即使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 2011年,其主要经济指标前所未有地创造了50%以上的增长纪录。据初步统计,贵州茅台的利税总额、利润、税金、人均创利税、人均上交税金等指标均居中国白酒行业前茅。


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的背景下看,贵州茅台无疑是一抹亮色:充裕而运转良好的现金流,美誉度不断提升的产品系列,以及因多年深耕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刚刚实现的上述业绩,是在中国竞争最为激烈、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酒类产业创造的。


今天的贵州茅台,在中国有1845家客户,在境外有57家代理商,营销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及中国重要口岸的免税市场。在香港机场的免税店,茅台酒往往一上架,即被一购而空。在刚过去的2011年,茅台酒在海外的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国际市场上的贵州茅台酒,正受到主流精英阶层的更多关注。在温哥华,一瓶茅台酒的价位已经超过100加币。在世界其他大都会,茅台的价格指数同样在不断走高。 

我们在全球的销售系统调查证实,茅台在海外主流消费群中,正在获得更多认可。


很多人好奇,“茅台模式”的核心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一个距离全球经济最发达地带这样遥远的企业,能频频亮相于世界知名媒体的企业排行榜?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传统企业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如果你去贵州茅台参观就会发现,很多车间,比如制曲,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工序。培养一名熟练的制曲工人,至少需要5年以上时间。

贵州茅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设备,但是在很多核心环节,必须采用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工艺。

无论中外,酿酒业向来是劳力支出和时间支出最为密集的行业,同时,这又是坚持传统与面向现代结合最紧密的行业。

我们在这个领域深耕了数十年,见惯了各种风雨起伏。深知在走向世界一流品牌的路途上,需要每一个从业者的耐心和意志。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茅台酒?为什么人们愿意把它当做最为珍贵的礼物?茅台的高附加值从何而来?


每一滴茅台酒,从发酵到出厂,至少需要5年时间从高粱种植,到制作酒曲;从发酵酿造,到勾兑调配,再到成品入库储存最好的种子、最好的有机肥料、最好的制曲师、最好的酿酒师、最好的技术人员、最好的监测设备,以及独一无二的微生物环境,环环叠加,“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无论是苹果电脑还是那些制作精良的世界名车,你都能在品质追求上看到类似的情节。做实业的人常有这样的愿望,要做世界上最好的产品。

这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很多亚洲企业在全球市场广受欢迎的原因。

在201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发言中,我曾这样总结,贵州茅台的崛起,是包容式发展的最好例证。


从60年前启动工业化改造时的数十吨年产量,到今天年销售额过270亿元人民币、年产茅台酒30000多吨,贵州茅台的惊人发展,并未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每年,贵州茅台都会拿出相当数额的资金,用于节能减排以及本地的环境治理和保护。至今,紧邻工厂的赤水河仍然是洁净迷人的“美酒河”。

在我的理解中,“包容”不止于此。


在发展悬殊巨大的亚洲,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弱小,让社会关注到更多的群体的声音?我们如何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持对商业道德的尊重,以此打造良好、有序的商业环境?我们在总结自身成长经验的同时,又如何保有对不同文化、不同模式的敬重和好奇,让人类的经验获得广泛分享?

人们对这些观点的高度关注,是因为这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企业关心的话题,更是一个涉及社会是否和谐、文化是否多元、民众是否幸福的公共议题。

和很多已经先行走向世界的亚洲企业相比,茅台的世界之路只是刚刚启程。


1975年,我进入贵州茅台酒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时,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大名鼎鼎的贵州茅台酒厂,应该算是当年世界上最为封闭的企业之一:工业化程度很低,大部分工序靠人力完成;交通不便,从那里到北京,辗转需要一周时间。


今天,同样往来北京,最快也许不过5个小时。而正在抓紧修建的高速公路,以及尚在论证中的机场项目,其建成使用将会使这里与外界的联络更加通畅。转型期中国的进步和变化,给这里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


茅台的变化,不仅体现于交通的改善,更体现在茅台体内的革新。从作坊到工厂,从工厂到公司,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知名品牌到中国的民族精品,这种内在的“变”,才是打造内生性成长的关键。


自第一次参与博鳌亚洲论坛这一盛会至今,贵州茅台已经连续六次参与论坛的讨论。人们希望从这里,能探寻中国企业发展的某种规律,特别是从类似茅台这样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中,来分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秘密。无数人在为中国的未来预言,当然也包括对茅台这样的企业做趋势分析。

我们同样希望在此获得更多答案。


对于国酒茅台来说,未来这几年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企业影响能否就此跨上一个新台阶,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的阵营?企业经济指标能否提升成为真正的“大茅台”,可参与更大舞台上的全面竞争?茅台酒的营销能否走得更远,在全球赢得更广泛的欢迎?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一直在对这一系列问题思考、探讨。深刻分析今天茅台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与压力,总结世界大企业既往成长中的经验与教训,没有理由不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这不仅是我们的自我期许,也是很多有理想的亚洲企业所面临的现实拷问。

经济学家更愿意用历史来总结当下。比如,上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崛起时,贡献的不仅是质量精良的产品,更为世界贡献了一种带东方式智慧的管理模式和企业哲学。

中国企业走到今天,显然也要面临这样的质询:除了产品,还能贡献什么?


所以,我们有理由为茅台人感到欣喜。因为他们所表达的,不仅是推广产品的愿望,也有对发展的思考,更有对责任的强调。这样一个纯粹的、带有厚重中国文化的产品,是否能在更广阔的世界赢得更广泛的尊重?

所有关注她的人们,可以共同思考怎样更好地为这样好的中国品牌以鼓励,让她在全球的影响走得更远? 

与诸多世界企业巨头相比,中国的企业只能算是刚刚步入青春期。在这个规则已然被制定的全球商业圈,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企业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赢得更好的成长环境。茅台在博鳌的亮相,只是众多渴望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的代表。

与诸多世界企业巨头相比,今天中国企业的成长,更需要包容。这种包容,是对商业秩序的呼唤,也是对正面鼓励的期许。

的确,世界的舞台上,需要听到更多中国企业的声音。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中国企业呈现的新形象上,能感受到善意、温暖与信赖。(本版作者袁仁国系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